1. <rp id="0j2p7"></rp>
        <tbody id="0j2p7"></tbody>
      2. ?
        A+ A-

        最憶是濰坊 | 把家鄉“落葉”串成書

        來源:濰坊日報   發布時間:2023-12-11 06:50:43

          逄春階,濰坊安丘人,中國作協會員,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,第十二屆山東省政協委員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,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?,F為大眾報業集團培訓委總監、高級記者。201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,2020年被評為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。曾獲中國新聞獎、老舍散文獎、第六屆“啄木鳥杯”年度推優作品獎等。“小逄觀星”文藝評論專欄連續開設20年,先后四次獲得山東新聞名專欄稱號。有《人間星話》《人間星話二輯》《國家使命》《家住黃河灘》《一個人的桃花島》《芝鎮說》等書出版發行。

         把家鄉“落葉”串成書

         □逄春階

           我說閉眼就能找到家鄉,有點夸張。但我聞著酒香能找老家。那股酒香,好像夏日酷暑里的風,冬夜寒窯里的爐火。喝了大半輩子酒,還是我老家的酒——老辣,醇厚!我舔了一舔嘴唇,就能看到老家麥秸屋頂上的炊煙了。那是濰坊安丘景芝鎮,一個出酒的地方。

           從景芝鎮走出的歷史學家趙儷生曾描述過我的家鄉:“假如沂蒙山是山東省的一條脊梁骨的話,那么我的老家就在沂蒙山東的盡頭處。水流以脊骨為界,向南流的有沂水和沭水,向北流的有濰水、彌水、淄水和膠萊河。這一帶,是蘇東坡所說的‘桑麻之野’。”

           趙儷生在著述中還提到,章太炎說,他從蘇州動身去北京,過了長江就感到荒涼,過了淮河就荒涼更甚,只有從濟南往東看去,仿佛還有點文化人的蹤影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有獨特地理,則有獨特人文。

           酒是景芝魂。我寫家鄉的小說《滿村酒香》,開頭是:“一生獨愛酒,就像鳥愛飛,人沒有翅膀,酒就是翅膀,酒杯一端,翅膀就往外鉆,想往哪飛就往哪飛。”這是我的真實體悟。

           有酒的地方必有河,我就出生在波光粼粼的浯河岸邊。浯河有三寶:鴨蛋、蟹子、蓑衣草。當然還有馬口魚……

           自元代以來,景芝鎮開始釀造“燒酒”,俗稱“景芝高燒”,有“三產靈芝真寶地,一條浯水是酒泉”之說。有人開玩笑,浯河水都有酒度數。我是浯河水泡大的,也是喝浯河水長大的。夏天游泳、冬天滑冰,我沒上過幼兒園,浯河就是我的幼兒園。

           在我腦海里,浯河邊上的樹要多綠有多綠,那綠啊,是流淌著的綠,是“嘩嘩”的綠、起起伏伏的綠,柳樹、楊樹、槐樹、松樹、榆樹、楮樹。伴著蟬鳴、鳥鳴、蛙鳴,還有雞鳴。地上,是踩上去柔軟的小草,車前草、七七毛、馬虎眼、三棱草。在這個地方,鋪上一塊油布,一碟花生米,一酒壇,河上的涼風一吹,酒壇子一開,你想想吧,酒香彌漫在婆娑的綠陰下,酒杯里蕩漾著的,那是滿足,那是高興。要是晚上,月亮朗照,滿河蛙聲。

           而到了秋天,巴掌大的白楊葉子,你貼著我,我貼著你,“唰啦唰啦”響個不停,像低吟,像私語,像合唱。白楊葉,從春天一點點露頭,到夏天的濃綠,再到秋天的金黃,最后悄然滑落,回歸泥土。我常常盯著落葉發呆。在秋風里,小腳奶奶領我跨過小橋,去穿金黃的楊樹葉子。

           浯河有脾氣,1937年中秋,它像滾開的燒鍋。在濟南鄉師讀書的景芝學子牛玉華、牛方稷在浯河邊召開萬人抗日動員大會。明澈的浯水,被秋陽曬著,熱氣蒸騰,趕景芝大集的人們臉上掛著一道道小溪般的汗痕,聽著抗日救國的演講,摩拳擦掌。景芝鎮的老人們向傳播真理的學子們獻上了一杯家鄉酒。這年底,牛玉華、牛玉溫、牛玉麗、李自珍四個大姑娘跑到了沂蒙山根據地,這事再次轟動了浯河兩岸。

           我家在浯河西岸不足十米,順著浯河往北大約四五里地,就到了當年召開萬人大會的地方。這片開闊地,當年可是人聲鼎沸,抗日熱情高漲。往事已矣,只見河水“嘩嘩”北去。我仿佛聽到了當年先輩們在浯河邊唱的《救亡進行曲》的激昂旋律。

           浯河東岸的那片楊樹林叫“八路林”。很小的時候,我就聽奶奶說,1947年8月,浯河下游的三合山戰役打響,我們村成了戰地醫院,傷病員不斷送過來,三百多戶的小村子,一共接收傷病員一千九百多名,當時村里的婦女洗傷員的衣服,滿河的水都被鮮血染紅了。沒能搶救過來的一百多名指戰員,直接被埋到了浯河東岸,一百多座墳墓,密密麻麻的。解放后,烈士遺骸被遷到安丘革命公墓,“八路林”的名稱保存至今。

           浯河兩岸有很多傳奇人物和傳奇故事。芝泮的劉大同,他冒死踏勘長白山,尋找三江之源,以科學的論證維護了祖國疆域的完整;武昌起義爆發,他以吉林省安圖縣知縣名義宣布安圖獨立,成立“大同共和國”,作為新生的共和政體,比孫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早兩個多月。當年有“南有孫中山,北有劉大同”之稱。李振,15歲加入共產黨,在安丘、高密一帶做秘密工作;解放后曾經擔任大眾日報社主要領導、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務。還有淮安縣委書記陳克在浯河岸邊的教堂里被捕,被敵人用鐵絲穿著鎖骨殺害……

           我決定寫寫我的家鄉,寫寫浯河。從2021年起,我開始寫長篇鄉野小說《芝鎮說》。小說圍繞信仰、信念、信心;民生、民瘼、民俗;鄉情、親情、風情;酒禮、酒德、酒神等展開,再現家鄉人在20世紀民族危難之時的悲歡離合、愛恨情仇,真實還原浯河兩岸普通人的生活萬象,塑造富有豪俠精神的景芝鎮人群像。目的無他,就是要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作出犧牲的先輩們致敬,讓后人記住他們為信仰而戰,為理想而行,為尊嚴而守,為保衛家鄉而昂然奮起的精神。我可愛的先輩啊,他們活得有棱有角,有滋有味,他們干得風生水起,他們的足跡,壯懷激烈。我唯一擔心的是筆力不逮,描摹得走了形。我小心翼翼,忐忑地探尋著、感動著、感慨著。

           我的家鄉是一片紅色熱土。每次寫不下去,就會回到家鄉,一聽到鄉音,一聞到家鄉的酒味,吃一口景芝小炒,文思馬上就來了。

           記得去年8月22日上午,我來到浯河東岸前屯村的紅色記憶中心,跑到根據地的四個大姑娘的照片赫然入目。在日本鬼子眼皮底下,主動跑,這需要多大勇氣?背后又有多大的推動力?又有多少命懸一線的細節?牛玉華在《從前屯莊跑了四個大姑娘說起》一文中說到:“走的那天,半夜十二點由黨員張希賢在莊西頭連放三槍,聽到槍聲就在莊西頭葦灣崖上集合。”

           我的心砰砰跳著,來到了葦灣崖。葦灣里的蘆葦高高低低在風中搖擺,打眼看全貌,那一整塊,安靜得像綠毯子。

           聽著柳樹上叫聲不絕的蟬聲,我的耳畔仿佛聽到了三聲清脆的槍響,四個大姑娘有的由家人相送,有的爬墻頭,有的奪門而出,頂著夜色,奔向光明之路。牛玉華回憶:“在這個虎視眈眈、陰霾壓頂的茫茫黑夜,我們終于插翅飛翔了。母親只送到我門口,我不敢回頭看她,只是在離開自己的村莊之后,才透過夜影回頭看看站在村頭的弟弟和歡送我們的黨員同志;我看到父親穿著一件黑色的長棉袍,戴著一頂黑氈帽,像一尊黑色的大理石雕像,站在那里一動不動。”這歷史定格在1940年初春,那個乍暖還寒的深夜。

           如今,沒有了穿透夜色的槍聲,沒有了撕心裂肺的哭聲,沒有了翻滾的烏云和暴雨,昂頭是一片湛藍的天空。

           我愛我的家鄉,有一年秋天,我在榮成火車站,看到乳白色高鐵上的“景芝”號,眼窩一下子發濕。我發微信給老同學馮金玉:“眼觸‘景芝’二字,就像沒娘的孩子看到了乳房。”馮同學回復:“你寫出來吧,別光說不練。”這句話,激勵著我寫好家鄉故事。

           寫家鄉的書《芝鎮說》出版了,莫言先生親筆題寫了書名。家鄉人厚愛我,給我辦了朗誦會。我誠惶誠恐。我的老師、詩人孔德平先生看了小說后,寫了一首詩鼓勵我,那首詩是《落葉金黃》:“秋風吹呀吹/從白/到黑//關于故土的記憶/就這樣/一葉葉黃了//浯河岸邊/當年拾荒的孩子/把落葉串成了書”。

           從景芝、到安丘、到濰坊,我的家鄉故事真多。我要繼續寫好。

        責任編輯:聶臻臻

      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∧v日本_日韩无码AV中文幕不卡_亚洲无码在线网站_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用网
            1. <rp id="0j2p7"></rp>
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0j2p7"></tbody>